電子報
    電子報

    我們應該怎樣閱讀才能更有效?

     


     


    全民閱讀倍受重視




    2021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,“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,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,倡導全民閱讀”。這是自2014年起,“全民閱讀”連續第八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。

    不久前,筆者參加了“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”活動,了解到全民閱讀活動開展的狀況。

    京某書店一角

    在我國,倡導全民閱讀已越來越受到重視。全民閱讀率逐年攀升,至十三五末,綜合閱讀率已達到81.1%,比十三五初期上升12個百分點。全國農村建立了58萬個農家書屋。全民的數字閱讀、手機閱讀及移動有聲聽書成為新的閱讀方式。全國數字閱讀用戶總量達47億。

    在這些數字的后面,我們需要深層思考的問題是,怎樣的閱讀才能更有效、更能精準地吸收知識?怎樣通過閱讀實現人生飛躍?

    全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一位資深咨詢顧問、暢銷書作者說:“唯有閱讀,才能成為‘十中挑一’的人才。”他認為,在21世紀這樣的成熟社會中,修養是很重要的。能否通過讀書提高修養,是決定你能否躋身于那百分之十的人才的重要因素。

     


    古人怎樣讀書?



    我們從古人談起吧。

    古人對讀書的要求一是“多讀”“泛讀”,二是“反復讀”“仔細讀”。“讀萬卷書,行萬里路”,一直是讀書人的追求。熟讀和背誦是古人倡導的讀書方法。常說的一句話是:“熟讀唐詩三百首,不會作詩也會吟”。古人說的:“讀書百遍,其義自見”“學富五車”“讀書破萬卷,下筆如有神”,說的也是多讀書、反復讀。

    宋代的蘇東坡說:“發憤識遍天下字,立志讀盡人間書”“舊書不厭百回讀,熟讀深思子自知”,他下定了多讀書、反復讀的決心并付諸行動,從先秦諸子百家到漢代大賦、唐代詩歌都很精通。

    朱熹對讀書的方法有自己獨到的見解,他說:“讀書有三到,謂心到、眼到、口到。心不在此,則眼看不仔細。心眼既不專一,卻只漫浪誦讀,決不能記,記也不能久也。三到之中,心到最急,心既到矣,眼口豈不到手?”在這里,他提出了讀書必須用心方能生效的見解。他還說:“讀書譬如飲食,從容咀嚼,其味必長;大嚼大咽,終不知味也。”他也是主張讀書要“細讀”的。

    淸代的曾國藩對讀書有自己的理論。他說:“士人讀書,第一要有志,第二要有識,第三要有恒。”說的是既要有決心,又要有方法,還要有毅力。他主張“生書宜求速”“舊書宜求熟”,要把讀書和習字、寫作結合起來,缺一不可。他認為,“人之氣質,由于天生,本難改變,惟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。”

    一位讀者在選書.jpg

    一位讀者在選書

     


    一些名人的讀書見解



    到了近代,對讀書重要性的論述越來越多。

    魯迅主張博采眾長,反對死讀書。他說:“只看一個人的著作,結果是不大好的;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。必須如蜜蜂一樣,采過許多花,這才能釀出蜜來。倘若叮在一處,所得就非常有限、枯燥了。”魯迅還說:“讀死書會變成書呆子,甚至于成為書櫥。”

    人民日報社原社長、總編輯鄧拓對怎樣讀書有深刻的見解。他說:“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復閱讀,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。”他主張,“讀書要用批判的眼光,要取其精華,去其糟粕。”他認為精讀是重要的方法之一,“讀書不必求多,而要求精。這是歷來讀書人的共同經驗。”

    老一輩革命家陳云主張讀書應做好筆記。他說:“讀書要做筆記。這有兩個好處,一是讓你多讀幾次,一是逼著你聚神會神,認真思索,使你了解深刻,而不像隨便看過去那樣模模糊糊。”

    周恩來從小就養成了愛讀書的習慣,他的讀書方法是“加緊學習,抓住中心,寧精勿雜,寧專勿多。”他的名言“為中華之崛起讀書”激勵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。

    毛澤東說過,飯可以一天不吃,覺可以一日不睡,書不可一日不讀。他一生酷愛讀書,博覽群書,即使在晚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的情況下,堅持讀書的精神絲毫未減。

    坐在地上的閱讀者.jpg坐在地上的閱讀者 



    有效閱讀的五條啟示




    我們從以上這些讀書的事例和論述中,可以獲得怎樣的啟示呢?

    一是讀書要把泛讀和精讀結合起來,以精讀為主。

    讀書要多,但也要精。有一位讀書達人每年讀書120至200本。我覺得太多了,既無可能,也無必要。對新聞從業人員來說,多選一些優秀的新聞專業書籍閱讀很有必要。除此之外,還要讀一點詩歌、散文、科學知識、政治理論、學術經典方面的書。對這些書的選讀,也要求精,以補充自己各方面的知識。至于讀多少數量,因人而異吧!每月一至兩本應當予以保證。

    二是要把網絡閱讀與紙質書閱讀結合起來。

    現在網絡閱讀十分流行,人人手機不離身,每天花費大量時間瀏覽“今日頭條”“百度”“抖音”等網頁,有的網絡平臺還開展了“聽書”活動,通過“聽”來讀書。網絡閱讀有其迅速、方便、信息量大的優點,從而受到讀者歡迎。然而,由于知識碎片化和真假難辨等因素,網絡閱讀比較淺顯、浮躁。紙質書本由于其權威性、嚴謹性、易保存等特點,新聞從業人員應予重點關注。把兩者有機結合起來,才是正確的方法。

    三是讀書要把讀與寫結合起來。

    邊讀邊作筆記,寫點讀書心得。或者把書本上學到的典故、詩詞適當用到文章中去,充實文章的背景材料,可以增強文章的可讀性。有的寫作者說:只讀書不寫作,無異于“茶壺里煮餃子——有貨倒不出”。不讀書不知自己愚昧,不寫作不知自己膚淺。

    孩子們在閱讀.jpg

    孩子們在閱讀


    四是要多讀好書,不花冤枉錢,不做無用功。

    現在書店開架售書,網上購書也十分方便。不能見到什么書都想買,要買有用的書,經典的書,能反復讀的書。有的書可以在圖書館借閱。如果買了一大堆無用之書,只是為了書櫥好看,不但花費巨大,而且會變成累贅。

    五是讀書要有計劃,把短期計劃與長期計劃結合起來。

    一年讀十幾本,日積月累,幾年即可達上百本。給自己定一個讀書計劃,長計劃,短安排,有韌性,有毅力,“衣帶漸寬終不悔,為伊消得人憔悴”。下真功夫、苦功夫、細功夫,刻苦鉆研,一步一步積累知識,才能增長才干。

    有一位寫作者說,平時自己眼高手低,但到真正開始寫作之后,卻發現寫作居然那么難。同樣的一個選題,別人洋洋灑灑幾千字,旁征博引,引經據典,而我完全寫不出多少東西,偶爾寫出點內容也毫無深度。這是什么原因呢?就是閱讀不夠,閱歷不夠。

    讓我們一起,在閱讀中思考,在閱讀與生活中增長閱歷,把閱讀、思考、寫作當作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,我們就能享受到閱讀的快樂,收獲思想上、寫作上和氣質上的進步。

    (作者系人民日報資深記者、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培訓部主任)

    ?

    一区二区三区亚洲|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| 亚洲日韩中文无码久久| 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久久久妻妇| 亚洲αⅴ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| 亚洲乱人伦精品图片|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播放| 亚洲高清中文字幕综合网|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|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|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观看|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|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在线| 亚洲18在线天美|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|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|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麻豆穿越| 久久青草亚洲AV无码麻豆|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|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不卡|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播放| 亚洲国产欧洲综合997久久| 爱爱帝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高清无码专区视频|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|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|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|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观看| 亚洲欧洲日本天天堂在线观看|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|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| 国产亚洲精品91|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| 亚洲电影中文字幕| 亚洲va乱码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AV无码AV吞精久久|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香蕉|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下载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