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子報
    電子報

    新聞稿除了時間新,還可寫什么“新”?

    新聞是什么?是新近發生事實的報道。為此,新聞必須時間新,要盡快獲得,盡快發出,盡快讓讀者看到。記者之所以要“搶新聞”,就是想在第一時間把新聞稿發出去,把握住“首發效應”。我在人民日報當編輯值夜班時,有時等一篇稿件要等到凌晨,就是為了拿到最新的消息,讓它在當天見報。

    對于新聞的時效性,許多記者熟記在心,時時提醒自己注意,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。然而,新聞除了時間新,還有許多別的“新”。理解了這一層含義,可以迅速打開我們的寫作思路,拓寬寫作題材,頓時覺得可寫的東西多起來了。


     

    從游長城談“新角度”


    寫新聞時選好一個新的角度,選一個別人沒選過的獨特角度,往往會收到良好的、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    比如,你到八達嶺長城去寫新聞,就有許多角度可供你送擇:寫長城的風景與游客,寫長城的歷史及現狀,寫長城周邊的綠化,寫長城旅游點的紀念品,寫在長城腳下吃飯,甚至可以批評有人在長城上亂刻亂畫、亂扔果皮紙屑等不文明行為……有了這些選擇,你只要把握好一個角度,細心觀察,調查訪問,就能寫出一篇好稿子。

    攝影師是十分注重抓角度的,同樣一個景,同樣一個人,因選取的拍攝角度不同,照片效果就會不同。抓角度的技巧在于緊緊抓住拍攝的主體。寫新聞稿也是這樣,抓住了能表現主題的這個角度,就使文章有了主心骨,就是一篇好文章。

    人民日報記者著名劉衡寫過一篇稿子《媽媽教我放鴨子》(刊登于人民日報19831212日)。這篇稿子是劉衡訪問一位年僅18歲的全國“三八”紅旗手。她巧選角度,運筆獨特,采用第一人稱自述的口吻與讀者娓娓道來。文中采用通俗的民諺、民謠,融思想性于知識性、趣味性之中,展現了一幅色彩斑斕、清新明快的放鴨圖。這篇報道被讀者稱為“一篇把平常事寫得大放異彩的佳作”。

    ?


    從曹操墓說“新發現”


    許多事物看起來很陳舊,是老黃歷了,沒有什么新聞價值。然而,一旦有了新的發現,那就是寫新聞的時機到了。

    曹操墓是歷史,然而,發現曹操墓就是新聞。關于河南發現曹操的墓的新聞,近幾年常見報端。安陽發現的曹操墓究竟是真墓還是疑冢?一直存在不同的爭議。民間比較流行的說法是,曹操生性多疑,一共修建了72個疑冢,真正的曹操墓很難發現。但是,有許多專家認為安陽曹操墓是真的。看來,在爭論中,這個“新發現”的新聞還可以繼續報道下去,還會不斷引起讀者的興趣。

    長沙馬王堆是公元前一百多年西漢時期的墓地,沉睡了兩千多年了。在發現之前,它是個舊事物,是歷史;一旦塵封開啟、被人們發現之后,它立刻成了大新聞。從墓內的棺槨、絲織品到漆器、中草藥,3000多件遺物,可寫的新聞太多了。20135月,馬王堆漢墓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66月,馬王堆漢墓被評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。

    為此,我們要練就一雙“慧眼”,在看似陳舊、司空見慣的事和人中發現新聞。一旦發現,追蹤下去,開動腦筋,把它寫出來,就成了新聞稿。

      

       

    從抗疫看“新人物”

           

    在抓新聞中,抓住“新人物”十分關鍵。

    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斗中,無數抗疫英雄奔赴前線頑強地與病毒作戰,他們奉獻自己,守護每個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。在以前,他們中的許多人可能就是普通的醫務工作者,從未上過新聞稿。但是,這一次他們成了“新人物”,應該大書特書。在這里面,有多少動人的故事可以寫啊!

    同樣,在各單位里,時時會涌現出一批“新人物”。他們有的是技術創新的能工巧匠,有的是助人為樂的貼心大姐,有的身殘志堅的無畏勇士,有的是埋頭苦干幾十年的老黃牛,有的是沖鋒在前的時代弄潮兒。這些最先朝氣蓬勃投入新生活的人,他們的命運是令人羨慕的。把這些“新人物”精神面貌和行為報道出來,可以大有作為。

    新華社原社長穆青就是一位寫“新人物”的高手。他的人物通訊得到讀者很高的評價。穆青報道的焦裕祿、王進喜等人物的名字,幾乎無人不曉。他筆下的人物大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梁,即使是寫凡人小事,也是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結合起來。這種能感染讀者的人物報道,是很受歡迎的。

    只要我們緊扣時代脈搏,以深刻的思想內涵和高昂熱烈的感情,就能寫好“新人物”,奏響時代的主旋律。


    從脫貧看“新經驗”


    “經驗為才智之父”。各單位在工作總結時,常常會總結出一些新的做法、新的經驗,這就是很好的新聞素材。把這些新經驗加上新聞的時間、地點、人物等要素,加上生動的描寫和人物對話,就能成為一篇好的新聞稿。

    我讀過一篇新聞報道,題目是《精準脫貧的“延安答卷》(刊登于人民日報2016321日)。在這篇報道中,作者用了3個小標題,它們分別是“托底”“助力”“自強”。細細讀后,發現實際是在宣傳當地精準脫貧的3條“新經驗”:

    經驗一:精準識別出真正的貧困人口后,再分析出致病的根本原因,匯總形成貧困戶有檔案卡、村有冊、鄉有檔、縣有精準的信息系統。

    經驗二:財政作保障,更要用好政策“組合拳”。

    經驗三:“合作社+貧困戶”扶貧模式正逐步走向目標明確的“定制化”,精準扶貧也激勵著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健康發育成長。

    “經驗是最好的老師”。看來,把“新經驗”寫成新聞稿,不失為一個好辦法。

     


    善于發現“新問題”


    新聞是什么?是真實、是問題、是矛盾、是焦點。新聞要有深度、銳度,發現“新問題”,找到問題的根源,提出解決的辦法,這是記者的一條重要使命。

    在弘揚主旋律、傳播正能量的同時,許多記者和通訊員能直面存在的問題,直面社會的丑惡現象開刀,激濁揚清,針砭時弊。我在讀《人民日報七十年通訊選》一書時,就讀到了《沉重的代價換來什么》《決策為何連連失誤》《礦難瞞報何時了》《追問紫金礦業污染事件》等多篇報道。這些文章既找出了問題、又推動了問題的解決,它使社會肌體更加健康,成為媒體進行輿論監督的實例。

     

    除上述的“新”之外,新事件、新成就、新動向、新觀點、新預告等,都是我們可以開拓的領域。“攻關有路志是梯”。只要我們大膽地投身于時代的浪潮,深深扎根于群眾生活的土壤之中,那么,一大批活生生的帶著“新”的報道就會涌現在我們的腦海中,就會激起我們強烈的寫作欲望,就能促進我們成為謳歌新時代、譜寫新華章的優秀新聞工作者。

     

    (作者系人民日報資深記者、人民日報海外版原培訓部主任)

  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王友容| 亚洲国产成人VA在线观看|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|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|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|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|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在线观看| 亚洲一级毛片视频|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| 亚洲人成日本在线观看| 亚洲春色在线观看|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|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|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|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| 亚洲人成色99999在线观看|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哦| 含羞草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精品|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|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|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| 国产精品国产亚洲区艳妇糸列短篇|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| 亚洲人成网站观看在线播放|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| 亚洲精品少妇30p|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高清在线|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站|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| 亚洲人成网77777色在线播放|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| 亚洲一区精品中文字幕| 亚洲永久中文字幕在线|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| 亚洲精品无码中文久久字幕| 亚洲Av无码国产情品久久| 国产亚洲色视频在线| 无码专区—VA亚洲V天堂| 亚洲性无码av在线|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九九大片 |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|